第二百六十五章 “天空开拓者号”(2 / 2)

飞机起飞的原理是依靠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获得升力,火星大气密度极低,说明其飞行环境非常恶劣。

同时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,这对降落、悬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所以“机智号”无人直升机在火星表面5米的飞行环境就相当于地球3万米高度的大气。

这高度别说直升机了,连特么一般的战斗机都飞不到这种高度,传说中的黑鸟侦察机最大升限也就3万米左右。

以黑鹰直升机为例,它的升限为5700米,“美洲驼”直升机创造过平原地区12442米的升限记录,而天夏的高原直升机用9000米的高度飞过了珠穆朗玛峰。

但是这种极限高度下的飞行,连操控都非常勉强,就别说精确的执行某些任务了。

你想想,“机智号”直升机理论上能够在地球3万米高度进行飞行,这多牛批。

当然,那只是理论,因为它每次起飞到着落的持续时间仅为90秒。

而“天空开拓者号”基本上就是“机智号”的究极放大版,从18千克拓展到了5000多千克,也就是5吨多。

用“机智号”的数据计算,可以想象它有多大。

它上边搭在了大量的设备,最核心的玩意还是发电装置,没有电力,它飞都飞不起来。

而且它现在在火星的状态可以算是“孤立无援”,所以要想让它长时间的工作,那就必须保证它的电力连绵不绝,哪怕做不到,也不能是一次性的。

于是就有了同位素衰变热电池、贴满机身的太阳板和蓄电池的综合性电力供应与储存系统,不过这还不是核心技术,最核心的技术是可以在火星使用的复杂功率转换装置。

因为不管是同位素衰变热电池还是太阳能板,它们的功率都不高,要想让孤立无援的直升机长时间工作,那么必须让直升机拥有“取之不竭”的能源,正好这两种就合适。

不过他们的功率都不高,所以需要先进的功率转换装置。

有了这玩意,它才可以一次性飞行两个小时,一下子飞出几百公里的距离,然后降落修整半小时,之后再继续飞行。

就是火星的大气太稀薄了,所以它飞的也不高,实用升限也就100米,这个高度差不多可以保证它直线飞过很多地形了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各种设备是可以连续运转的,它们的用电可以保证。

好在坎星那边已经在考虑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事了,等过几天,或者几个月,奥,说的是地球这边的时间,大概就可用了。

现在这个,凑合着用吧。

于是在几十亿地球人羡慕和震惊的眼神里,这架凑合着用的“巨型”无人直升机转动自己的六个大轮子往前走了走。

是的,“天空开拓者号”的底部是轮子,而不是起落支架,毕竟它被机械臂放下来的时候距离登陆装置很近,在那种情况下可不容易起飞。

而且等它飞行到某些目标上空,降落的时候不会或不能正好降落在合适位置,就需要这些轮子来让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。

所以等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,巨大的螺旋桨才开始转动。

从最开始的缓缓转动,到之后听到“呜呜”的快速旋转声,以及最后“嗡嗡”的急速旋转声。

这个场景通过旁边的登陆模块摄像头,穿越上亿公里的星空距离,展现在了地球几十亿人的屏幕上。

而观看直播的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,在红色的沙尘飞舞中,巨大的旋翼带动“天空开拓者号”在火星表面飞了起来!